当剪纸遇上AI ,科技与传统的美学碰撞
张槎小学与同济小学举行双师跨学科融合研究课
为深入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2025年5月9日,张槎小学信息科技学科围绕“双师课堂, AI+剪纸跨学科融合”主题开展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课活动。本课由张槎小学信息科技教师黄迪与佛山市同济小学的美术教师谢婉桃共同完成。
为了打破学科壁垒,实现剪纸与人工智能的完美融合,谢婉桃与黄迪老师进行了精心的备课。这是一项新挑战:既要遵循课程标准,又要基于学科大概念构建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本课的目标是实现时间上的高效整合“1+1=1”,同时在教学效果上追求“1+1>2”的飞跃,让学生在这堂课中同时领略到剪纸与人工智能的独特思维魅力。
本课先由信息科技黄迪老师进行授课。课例中,学生尝试用AI工具辅助检索剪纸图片灵感、生成剪纸方案,完成后再由剪纸部分的谢婉桃老师完成课程,学生完成剪纸并进行课堂展示。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在双师课堂的紧密合作中,共同引领学生熟练使用人工智能操作,感受AI的强大,同时感受到剪纸校本课程的乐趣。






张槎小学黄迪老师上课












同济小学谢婉桃老师上课





学生到教师机使用生成式AI生成作品



学生使用AI生成剪纸作品



学生点评自己的剪纸作品
本次研讨课学校领导与综合科组全体教师参与观摩活动。课后围绕教学设计、师生互动等环节展开不同方式的研讨交流,氛围浓厚。参与交流评课的老师们认为这节将信息技术AI与剪纸艺术融合的课例极具创新性,充分体现了跨学科教学的先进性。教师巧妙运用AI图像生成技术辅助剪纸纹样设计,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通过智能算法拓展了学生的创作维度。课堂通过人机协作模式,有效提升了纹样设计的效率与多样性,尤其值得肯定的是AI工具仅作为创作辅助,最终剪纸实操仍由学生独立完成,实现了“数字设计—实体制作”的完整闭合。






校级领导、教导室主任、科长等深入课堂听课
通过这次名师引领的跨学科融合探索,彰显了跨学科融合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教学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双师接力的教学创新,更是一场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深度探索,书写“技术赋能教育、智慧共生共长”的“教-学-研”新图景,为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注入强劲动能。




剪纸花絮
JIANZHI HUAXU




撰稿:丘紫槿
审核:麦绮妮、莫肇宏、李裕昌
摄影:黄迪、丘紫槿、谢婉桃
编辑:吴腾腾